据央视新闻报道,总台记者了解到,不久前巴沙尔·阿萨德发表了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后的首份声明,阐述自己离开叙利亚前后的具体情形。阿萨德在声明里称,“沙姆解放组织”到达大马士革后,城中通信中断,致使这份声明未能及时发布。阿萨德着重指出,他离开叙利亚这一行为“既不是有计划的,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的‘在战斗的最后时刻发生的’”。他的话语中隐含着愤怒与无奈:“我撤退并非为了逃跑,而是要避免更大灾祸。大马士革的沦陷,是早有预谋的阴谋。通信被截断、阵地被舍弃,内外勾结的背叛行为,才是叙利亚迅速崩溃的根源!”这番话拨开了叙利亚冲突之上的重重迷雾,让幕后的始作俑者开始显露。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沙姆解放组织”(HTS)在短短数日内突破叙利亚政府防线,占领首都大马士革。HTS领导人朱拉尼的冷酷宣告,也给这场动荡增添了不安氛围。在与俄罗斯进行协商之后,他决定离开叙利亚首都前往拉塔基亚,意图在俄军所控制的区域组织力量继续作战。但是,计划往往难以完全契合实际发展情况,当阿萨德到达俄军空军基地的时候,局势骤然恶化。叙利亚政府军主动从阵地上撤离,并且反对派武装还运用无人机持续对俄罗斯空军基地发动袭击。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莫斯科方面“通知”相关方,必须撤往俄罗斯。于是,反对派武装进入了大马士革,叙利亚政府被全面“接管”。俄罗斯为何能如此迅速地部署这场撤离行动呢?其实,早在叙利亚内战初期,俄罗斯就已预见可能要长期介入叙利亚局势,于是便进行了周全的准备工作。在叙利亚国内,俄罗斯构建了军事基地,同时编织起一张庞大的情报网络,这二者为此次撤离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撤离行动绝不是简单的“逃跑”。俄罗斯的战略考量比表面看上去要更为深远。以这种方式撤离,既防止了叙利亚政权彻底垮台,又为日后的政治谈判留出了余地。当日清晨,俄罗斯外交部宣称,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于同叙利亚冲突各代表方谈判之后,已辞去总统职务,且指示叙利亚政府和平移交权力,而俄罗斯并未参与此次谈判。美国总统拜登就叙利亚局势发表讲话,他表示阿萨德政权的结束对叙利亚民众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同时也是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时刻,美国将会与自身在叙利亚的合作伙伴以及利益相关者携手合作,助力他们应对风险。阿萨德选择莫斯科,安全是其首要考量因素。俄罗斯会为他提供政治庇护,使他免受国内外压力,甚至可能为他未来的政治布局创造条件。倘若叙利亚局势发生变化,俄罗斯有能力且会支持他重回政坛。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在有意愿且有实力干预叙利亚局势的国家当中,俄罗斯属于为数不多的一个。克里姆林宫向媒体宣称,为阿萨德提供庇护是基于人道主义考量,由普京亲自作出这一提供庇护的决定。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还表示,俄罗斯在困难状况下不会抛弃盟友。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一直被视为叙利亚的“老大哥”。俄罗斯既向叙利亚提供武器装备,但却在关键时刻撤离叙利亚。这一撤离存在很大风险,因为俄罗斯若失去叙利亚的支持,那就意味着失去其在中东的战略存在,这对俄罗斯而言绝不是好事。叙利亚内战出现了阶段性结果,阿萨德政权的倒台使得中东地区格局发生了深远变化。同时,叛军武装的胜利意味着美国等西方势力在叙利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张。而伊朗在这一局势下“息事宁人”的态度,导致其在中东地区的地位进一步遭到削弱。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